畫什麼?...........怎麼畫?................
畫室裡的大孩子,線條與想法很能結合。
想得到的東西、情境、想法....幾乎都能完整的表達。
這是好的,...........同時........卻也是不好的。
好的是~~~孩子熟悉運用不止一樣對外的溝通辦法,不侷限在文字和語言,還有繪畫。
不好的是~~~一旦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定的畫法,那.......就會開始趨於保守、不想變通、害怕改變。
有一次我畫了一隻美人魚,鱗片部分我可是大費苦心呢!!
小朋友看了一直笑~~~~「美人豬~~~美人豬~~~」的指著我的作品說。
我說:「那是美人魚,只是是個豬頭。」
不是我不會畫美人魚,...那種美到不行的美人魚,而是我不想畫!
誰又真正親眼看過美人魚.......?
她的美為什麼一定要以人的型態呈現?換成豬頭就不美?
大孩子畫畫很多時候,喜歡畫他們熟悉的、常畫的、曾經被人大力讚賞過的。
好像除了那些,其他的就不OK。
我常鼓勵他們,要畫....就要畫沒畫過的,奇怪的、難看的。
會覺得奇怪、難看....其實就證明了.......
對畫者而言.......那是新的線條、新的想法、新的組合、新的創意。
會不喜歡那樣的線條....說穿了........只是因為..........不習慣!
那天一個大孩子抓著筆反覆的隨意畫,線不達意的畫一些反射性的小東西。
我看得出..他的心不在那個作品裡。
只是因為是畫畫課,就要畫畫?在畫室,就要畫畫?........?????
我靜靜的等待他跟我開口!
畫到後來,他開口說話了:「老師,我不知道要畫什麼?」
說這話的同時,他的筆沒停過,畫面依舊熱鬧。
其實應該很替他高興,在這一連串的行為裡,他有意識到了自己的感覺。
自己不知道該畫什麼?想畫什麼?能畫什麼?........卻還是看到自己的線條一直出來..........
我說:「畫畫重要的是自己知道想畫什麼,而不是怎麼畫。」
「就像我想畫一個蘋果,一個好吃的蘋果。
一顆還長在樹上曬著陽光,紅到發亮的蘋果。
那蘋果帶著濃濃的香氣,吸引附近的小鳥、小蟲,都靠了過來,只想吃上一口。
蘋果光紅鮮亮的外殼「喀!」的一聲,爆裂了~~~~
突然轉出了一隻肥毛蟲大叫:『天殺的!!!誰咬爆了我的屁屁!!!』..............」
如果沒有想法,你能畫的蘋果,大家都能畫。技法這個東西,只要想學每個人都學得會。
如果沒有想法,你有可能一直在畫畫,可是自己卻不知道自己在畫什麼!
如果沒有想法,你畫的東西都變成公式,只要套公式,誰都可以畫得好。
但我不一樣,我的蘋果就是跟你不一樣!
我的蘋果曬了太陽、帶著香氣、還被小鳥小蟲咬爆了,我的蘋果....要是我沒說....你不會知道.....,
我畫的其實是隻肥毛蟲的大屁股!
“畫什麼”,那是創意。
“怎麼畫”,那是技巧。
孩子們,想一想,當你面對著紙發呆時,
你是在想「畫什麼?」還是「怎麼畫?」呢?
當你想好要“畫什麼”的時候,你會發現....“怎麼畫”....這問題....就消失了!試試看吧!!!